硬盘数据存储结构分析
文章出处:合肥数据恢复 责任编辑:爱特编辑 浏览量:我们天天都在说硬盘数据恢复,可有几个人知道硬盘数据是怎么存储的?数据存储到硬盘其内部是怎么来处理的?我想没有几个人会知道。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说说硬盘数据存储的结构,了解这个也就知道硬盘数据存储的过程了。
大家都知道,我们新买来的硬盘是不能使用的,因为还没有分区和格式化并且安装操作系统。如果你买到的硬盘直接可以用,那是人家在出售之前已经给你做好了分区和系统了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是需要将硬盘分成主引导区(MBR)、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区(DBR)、FAT表、DIR目录区和Data数据区等五部分,具体如下图所示。

主引导区(MBR)。MBR(Main Boot Record)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。在总共512字节的主引导扇区中,MBR只占用了其中的446个字节,另外的64个字节交给了 DPT(Disk Partition Table硬盘分区表),最后两个字节“55AA”是分区的结束标志,其整体构成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。
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区(DBR)。DBR(Dos Boot Record,操作系统引导区)通常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,是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,它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 (Bios Parameter Block)的分区参数记录表。引导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当MBR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它时,判断本分区根目录前两个文件是不是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。如果确定存在,就把它读入内存,并把控制权交给该文件。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、结束扇区、文件存储格式、硬盘介质描述符、根目录大小、FAT个数,分配单元的大小等重要参数。
FAT表(File Allocation Table,即文件分配表),是操作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。为了防止意外损坏,FAT一般做两个(也可以设置为一个),第二FAT为第一FAT的备份。同一个文件的数据并不一定完整地存放在磁盘的一个连续的区域内,而往往会分成若干段,像一条链子一样存放。由于硬盘上保存着段与段之间的连接信息,操作系统在读取文件时,总是能够准确地找到各段的位置并正确读出。
在FAT区之后就是目录区(DIR)与数据区(Data),其中目录区(DIR)起到定位的作用,用来显示磁盘目录及命令。而数据区(Data)就是硬盘数据最终的存储区了,这里主要就是用来存储我们想要存储在硬盘的数据,也就是数据的最终“归宿”。
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,大家应该都基本对硬盘数据存储结构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了。了解了硬盘数据存储的结构,就能理解硬盘存储数据时所要进行的工作。硬盘数据存储结构分析就先介绍到这里了,大家有更多想要了解的,可以到合肥爱特数据恢复官网了解。

 
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